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7-31 人气: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2021年7月29日,我院邀请银保监会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等四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发展”为题展开讨论。本次研讨会由陈卫东院长主持,钟红副院长出席,来自总行财务管理部、资产负债管理部、金融机构部、交易银行部、个人数字金融部、全球市场部、风险管理部、产品研发中心等多个部门近七十名领导和同事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陈卫东院长介绍参会嘉宾)

      会上,银保监会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就银行业资产端如何实现“碳中和”这一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鉴于我国实体经济将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银行业资产端应提前5-10年实现该目标。银行业可从三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好把握绿色产业发展趋势。第二,加强对碳价变动趋势的研究,认清碳价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第三,着手建立客户碳排放数据库,测算银行信贷资产对应的碳排放量。

  

(叶燕斐一级巡视员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蓓介绍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一般框架及国际实践情况。她强调,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世界银行(WB)、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分别围绕气候风险的宏观影响、风险传导渠道、气候数据缺失等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近年来,各经济体央行(特别是欧洲国家央行)逐步开始尝试通过压力测试对气候风险进行识别和量化,并通过量化金融部门面临的气候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加强气候风险管理。目前,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已明确表示,测试结果仅用于为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不会将测试结果与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挂钩。未来,我国可能采取类似做法,将压力测试结果作为监管机构出台绿色转型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参考。

 

(张蓓副所长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重点分析了四个问题。第一,短期内碳排放量远超环境吸收能力,导致全球升温,造成严重气候风险。第二,欧盟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立法草案可能会对我国钢铁行业造成不利冲击,我国银行业应对此予以关注。第三,应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这将对碳市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四,绿色金融发展可为银行业带来广阔的业务机遇,银行应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还可开展绿色融资租赁、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银行可以通过提供交易结算服务等形式参与碳市场交易,开展以碳配额为质押的银行贷款、贷款利率与项目减排量挂钩的低碳信贷、为碳交易合同或碳减排协议的买卖方提供碳交易保险等创新业务。

(蓝虹副主任发表演讲)

      中金研究院经济学家周子彭测算了我国绿色投资规模,分析了欧盟碳关税实施的潜在障碍。据中金研究院测算,中国实现“碳中和”大约需要140万亿的绿色投资。绿色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存在投融资缺口。其中,中国实现2030目标的投融资缺口较小,年均约为0.54万亿元;随着技术创新的难度增加,实现2060目标的投融资缺口较大,约为1.3万亿元。欧盟碳关税能否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是欧盟各成员国间存在分歧;二是中国认为其违反WTO贸易规则;三是美国认为碳关税会破坏其推动的多国气候政策制定。我国可积极将钢铁、铝等相关行业纳入国内碳市场交易,以此为依据在谈判中向欧盟争取碳关税豁免。

(周子彭博士发表演讲)

      在讨论环节,现场听众就碳排放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碳价格形成机制等问题与演讲嘉宾进行了深入讨论。嘉宾从系统性进行碳核算、发挥金融力量促进碳市场发展、加强全球绿色相关政策协调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现场听众与嘉宾进行讨论)

      最后,陈卫东院长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嘉宾从“碳中和”技术变化情况、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绿色金融投资、政策如何引导并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等不同的层面对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判了绿色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为商业银行创新绿色金融业务和管理相关风险提供了有益参考。